Posts tagged 清洁能源


人物访谈

人物专访|Ella Chou:中国的能源未来

Ella Chou 是一位影响力在中美两国与日俱增的能源专家。日前,她在与北京城市云图的访谈中谈到了中国能源未来、北美能源独立、水力压裂技术以及中美关系等问题。Ella在华盛顿最早成立、最负盛名的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担任高级研究助理。之前应亚洲协会的邀请,Ella 参与了有关中国水力压裂的讨论(请阅历史文章《水力压裂与中国能源革命》),这次访谈延续了上次的话题。 About 中国能源现状 问:你能描述一下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燃煤大概占据中国主要能源消耗的70%,天然气只占4%,石油17%,电力9%。然而当我们关注电力这一块时,会发现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增长得越来越快。2013年,风能发电量超过了核能发电量,而中国在核能这一块也下了很大功夫。 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将燃煤在整个能源结构比例中从70%降至65%,同时将天然气的比例从4.5%增加到7%,甚至达到8%。根据目前的估测,中国要达到8%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你能看到很多天然气交易,比如中俄天然气贸易。你已经看到很多水力压裂方面的动作,中国在合成气方面的目标也很高。 问:放眼全球市场,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在价格方面最具竞争力,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些太阳能板最终都安装在美国人的屋顶上。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这种趋势已经被逐渐扭转了,反倾销关税则提高了国产太阳能板的价格。世贸组织的这一系列的限制让中国致力于扩大内需,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致力于为分布式发电设立更有野心的目标。2014年的目标本来是21千兆瓦,现在则改成了在2015年之前通过太阳能发电35千兆瓦。我觉这一举措让中国更具竞争力,也可以造福环境和人民。 问:在你看来,改变能源供应或者改变能源需求,哪一个更重要? 改变能源需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能源效率问题。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把它视作容易实现的目标。就以普通家庭为例:如果我们低效用电,比如开空调不关窗,就会产生很多用电需求。政府就要为了成千上万的家庭新建发电厂,来满足各家各户积累起来的总需求,但是停电了居民们还是会抱怨,“该死的供电设备,又断电了。”这是每年夏季高峰期都能见到的事情。然而如果我们能更有效率地利用能源,房屋能达到更高的效率标准,机制更加完善,我们就不需要新建一座发电厂了,可以借助已有的发电厂,在需要用电的时间和地点,满足需求并且合理分配。这才是更好的办法。还有各个电厂用水的问题,中国就是没有那么多水资源。 问:你觉得日益壮大的民间环保机构是否能影响政治决策? 他们离决策层面还很远。中国的环保组织做了很多伟大的工作,但是他们更倾向于关注显而易见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食品安全,而鲜少关注甲烷泄漏或者二氧化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难看到。 然而,他们在未来可能会起更大的作用。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从首次颁布以来,这项法律已经修订了二十五年之久)让这些民间组织有一个立足点,以发起维护大众利益的诉讼,我们对这条法律的成效都很期待。在大多数案件里,即使民间组织发起了诉讼,法庭一般都不予受理,或者法庭很容易就带有偏见,因为法庭要和同级别的政府保持一致。他们能做的事是有限的。 About 中美两国水力压裂现状 问:作为中美关系方面的专家,你如何从这个角度出发理解水力压裂和能源问题呢?水力压裂在中美关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009年,奥巴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共同就中美页岩气合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此之后,美国国务院为页岩气合作做出了很多努力。而中国这一边,有国家环境局、自然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它们和美国能源部、发展署一道努力,举办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研讨会,并且努力提高人们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意识。我觉得页岩气为中美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 问:你觉得媒体在水力压裂上是否存在误导? 要分情况而论。我不觉得美国这边存在什么误导,因为你能看到双方观点的辩论。一方面,我们有乔什·福克斯(Josh Fox),他是反水力压裂运动的领导人。他是对的:虽然水力压裂对开采地的危害比起大规模工业运动(尤其是和中国的合成气比起来)要温和很多,但是水利压裂的影响还是非常直观而且巨大的。但是另一方面,很多报道,尤其是商业贸易这一边的,分析了页岩气在降低美国天然气价格中的作用,认为页岩气促进了北美能源独立。我认为这些辩论避免了单一片面的观点,是一场非常有益的辩论。   《Gasland》(天然气之地)是Josh …

Read more 3,89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