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渣培土绿植创业训练计划
作者:蒋玲丽;田苒;魏宁 项目简介 咖啡渣培土绿植项目的创意来源来自日益兴起的“绿色经济“运动与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影响下悄然改变的生活方式的综合互动。随着中国与世界在经济领域,外来文化及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年轻人群接受。咖啡的饮用就是其中一例。截止2012年,中国的咖啡年销售量为13万吨,并且这一数字正以每年25%的比率快速增长。与咖啡饮用率同时增长的还有咖啡渣的排废量,经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咖啡产业对于咖啡渣的处理方式以丢弃、掩埋、焚毁为主,不仅处理成本较高,而且焚毁丢弃的咖啡渣还给环境环保带来了新的压力。中国咖啡产业在处理咖啡渣上“高成本、低环保”的实际与目前政府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及其相关政策背道而驰。自2001年起,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关于绿色企业、绿色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针对“对能有效环保处理企业生产废料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的相关条款。至此,如何合理利用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提高咖啡产业咖啡渣环保处理的效率成为了此次创新项目的重点研究问题。而如何解决咖啡产业中的排废问题,怎样“变废为宝”成为此次项目的攻关重点。通过对咖啡渣利用价值的深入研究,我们最终选择了“咖啡渣培土堆肥作用的开发”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并对北京市室内种植绿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北京市绿植种植情况极为普遍,85-90%的上班族、白领以及46-53%的高校学生都选择在室内种植盆栽绿植。而上班族与学生恰好是咖啡饮品最大的消费群体,通过连接这个庞大群体的咖啡需求与绿植需求,我们由此设计出了咖啡渣绿植项目的执行方案。 咖啡渣用于绿植培土的可能性研究 上海咖啡产业博览会(CCIE)数据表明,中国目前每年消费价值约700亿人民币的咖啡,并且这一数字正以每年25%的比率快速增长。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2012年我国的消费量达到13万吨,市场零售额将达到700亿人民币。北京市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8%,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而据业内人士称,每制作一杯350毫升的中杯现磨咖啡,就会产生约20克的咖啡渣。然而几乎所有产生的咖啡渣都被当作垃圾处理,没有人意识到咖啡渣其实可以变废为宝。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表示,咖啡渣本有多种功效:首先,咖啡渣本身含有活性炭成分,可以去除异味和防潮;其次,咖啡渣富含氮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用于堆肥;最后,咖啡渣中残留的咖啡因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咖啡渣的大量丢弃事实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把咖啡渣与其它垃圾一起丢弃、填埋或焚烧,会增加垃圾处理的成本,还会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带来环境和经济问题。《南方周末》、人民网等媒体曾相继报道:向来被视为垃圾的咖啡渣,如今已成为上海一些NGO、外企、街道社区青睐的时尚环保产品。咖啡渣的综合利用十分有望带来咖啡产业的绿色革新。 2013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通过的创新训练计划中,已有针对咖啡渣除臭吸附能力利用的相关方案计划,但对于咖啡渣培土堆肥能力目前尚没有进行合理利用。 国内已有许多农业及能源专家对咖啡渣的堆肥培土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予以肯定。在2000年,王贵春就曾在《中国环保产业》上发表《用咖啡渣变废弃物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文章,肯定了咖啡渣用于土壤改良的价值,并与三菱电机工程公司及UCC上岛咖啡公司合作 ,开发出用咖啡渣让公园修剪后的树枝及枯草等废物发酵,制造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装置(咖啡微生物生态系统)。钻研厨余堆肥的高雄海洋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林启灿亦指出,咖啡渣堆肥含氮,对叶菜类作物、观叶植物相当有益,对需要磷肥的开花观赏植物,如兰花等植物,帮助较小。以上学者的观点,为咖啡渣培土的创想提供了有利的科学理论支持。 饮用咖啡人群的绿植种植情况 现代工作生活环境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变现在两方面:室内含氧量下降及室内湿度较低。在北京人口相对密集的办公室、教室等场所,空气流通情况普遍较差,空气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含氧量较低,导致人体大脑及皮肤处于低氧状态,影响人体健康。加之北方城市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又多采用暖气取暖,使得室内湿度多低于10%以下。在室内氧气缺乏与湿度较低共同作用下,长期在室内工作学习的人群易患呼吸道疾病,出现口干、唇裂、流鼻血等症状。这是由于鼻腔内部、呼吸道、肺部连同网状肺泡是由支撑发状纤毛的粘膜覆盖着,当空气中含氧量及湿度较低时,纤毛运动就变得十分缓慢,灰尘依附于粘膜上,刺激咳嗽,不利于排除病菌,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在室内种植绿植可以有效的提高室内空气中的含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提高室内湿度。相关医学数据显示,室内种植绿植可以有效的将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概率减低10%左右。 上海咖啡产业博览会(CCIE)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咖啡消费的主要人群为白领、上班族与学生,约占咖啡消费人群的85%。除去饮用咖啡,这些人群的另一个显著共同点就在于他们大多长时间生活在空气流通交换较慢的是相对密闭环境中。《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曾指出为了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85-90%的上班族、白领以及46-53%的高校学生都选择在室内种植盆栽绿植。咖啡饮用和绿植种植人群的重合,为咖啡渣与绿色植物种植的创意提供了更好的消费者人群。 老年人社区活动扩展 目前北京市街道办事处老年人社区以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为主,相对而言将老年人定义为了社会经济活动较为边缘化的一个群体。其实许多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或是失业的中年人仍渴望、需要重新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机会并以此来重塑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观和自我认同。 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花园路街道办的许多老年人在生活中热衷于种植花草,希望可以有机会与人分享自己的种植成果及经验。然而街道办事处能为老年人提供的往往仅仅是一个老年人之间自娱自乐的平台,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年龄为分界线,把老年人限制在了社会生活的一个角落里。本项目希望通过将绿植交于老年人负责种植,可以在绿植出售及交换过程中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好的与不同年龄的人群的交流的平台。 我们也将对咖啡渣绿植产品进行宣传销售,并将所得利润部分回馈给社区。此外,我们还会将这一模式作为推广环保理念的实例,通过沙龙和成果展示会将咖啡渣绿植培育的理念传递给大众,吸引他们关注这一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行性分析及拟解决问题 ①.咖啡渣再利用的理论基础:《食品科技》等科学杂志对咖啡渣的研究报告、“EP环保网”等网站有关咖啡渣成分及功效的报道,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一致表明:咖啡渣无害且有多种功效。这为我们利用咖啡渣生产不同衍生产品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内已有许多农业及能源专家对咖啡渣的堆肥培土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予以肯定。在2000年,王贵春就曾在《中国环保产业》上发表《用咖啡渣变废弃物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文章,肯定了咖啡渣用于土壤改良的价值,并与三菱电机工程公司及UCC上岛咖啡公司合作 ,开发出用咖啡渣让公园修剪后的树枝及枯草等废物发酵,制造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装置(咖啡微生物生态系统)。钻研厨余堆肥的高雄海洋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林启灿亦指出,咖啡渣堆肥含氮,对叶菜类作物、观叶植物相当有益,对需要磷肥的开花观赏植物,如兰花等植物,帮助较小。以上学者的观点,为咖啡渣培土的创想提供了有利的科学理论支持。 ②.咖啡渣来源及产品销售:北外青协已经与“北京艺德前程咖啡调酒专业培训学校”及北外周边“当绿咖啡”等8家咖啡店达成初步合作共识,它们愿意无偿提供大量咖啡渣并愿意展出我们后期的制作产品,保证了项目上游稳定的原料来源,拓宽了下游产品销售的渠道。 ③.帮扶对象:项目成员与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办工作人员有良好合作关系,已经达成初步口头共识,由花园路街道办事处为本项目提供退休老人进行绿植培养。 研究工作的条件保障 1. 咖啡渣来源及产品销售:北外青协已经与“北京艺德前程咖啡调酒专业培训学校”及北外周边“当绿咖啡”等8家咖啡店达成初步合作共识,它们愿意无偿提供大量咖啡渣并愿意展出我们后期的制作产品,保证了项目上游稳定的原料来源,拓宽了下游产品销售的渠道。 2. …